湖南省财政厅日前发布的《湖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2020年账单》显示,湖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自2020年1月1日投入运行以来,该省各级财政、预算单位和供应商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密切配合,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全面开通电子卖场,截止2020年12月31日,全年完成交易28.88万笔,交易总额42.75亿元,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。
据了解,湖南省省市县159个财政区划(含部分非建制财政区划)全面开通电子卖场,开通交易的覆盖率100%,实现全省电子卖场一张网全覆盖。“我们县已经开通了电子卖场。”湖南醴陵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股股长袁洁介绍,在面对新事物时,采购人积极适应,经过一年的使用已经初步习惯了电子卖场。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孝莹也表示,电子卖场制度对以往的单位内部釆购报帐体制模式改动很大,2021年将持续力推。
通过账单,可以了解到湖南省省本级的电子卖场交易额达到了125004.88万元,株洲市交易量在市本级中排名第一,桃源县交易量在县(市、区)排名第一。全省共计26924家采购单位入驻电子卖场,13370家采购单位发生交易,交易渗透率达到49.65%。湘潭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榜上有名,分别是3095.51万元和1468.66万元。“我校把采购预算在省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(50万以下)、服务(80万以下)项目都在电子卖场完成采购,主要是教学科研货物类采购。”湘潭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采购科科长周杨帆介绍,湘潭大学在所有省直单位交易中排名第一,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的文件要求,全面开启电子卖场。湖南农业大学采购与招标中心主任欧阳中万介绍,该校货物类产品采购量大,主要包括电脑、打印机、空调、家具、仪器设备等,全年采购有700多单,约1400余万。电子卖场共计48400家供应商注册入驻,本省供应商家数占93%,成交额占96%。31834家供应商取得信用星级,一星供应商27396家,占比86%;二星供应商3539家,占比11%;三星供应商899家,占比3%。9家金融机构开通了电子增信业务,办理增信34017份。
据了解,电子卖场供应商共登记入库商品4436219件,上柜销售4018323,共计627629件商品发生交易。其中注册地在湖南的供应商登记入库的商品数量占96.6%,供应商拥有品牌的厂商商品占9.7%,无品牌的自有商品占4.35%。按照商品一级品目分类,货物类订单均价0.82万元,工程类40.83万元,服务类0.57万元,所有订单均价1.48万元。二级和三级品目交易量排名第一的分别是通用设备、计算机设备及软件。直购订单均价为1.37万元,竞价均价为9.74万元,团购的成交单价一般比大型电商低30%左右。竞价项目公布的预算金额41238.63万元,实际成交37841.74万元,节支率为8.99%。从金额看,订单的履约验收率为86.29%。从采购人发布成交公告到发布验收公告,供应商直购、竞价的履约平均时间为9.2天、24.2天。
湖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针对于猪肉、扫把、纯棉布料等无品牌,平台没办法验证真实性的“自由商品”,以及成交价高于该商品1个月平均价10%的,电子卖场自动对成交商品价格进行不间断监控,将自动触发异常公告,提醒采购人注意风险。2020年异常公告发布共计30791条,订单额占直购总额12.9%。
电子卖场响应中小企业扶持政策,自我声明的中小微型企业,竞价时可享受10%的价格折扣,成交额分别占总成交额的8.98%、34.20%和38.33%,合计占比超过80%。个体工商户也能入驻拿到订单,成交额占比达23.02%。此外,供应商可将拥有品牌的商品作为“厂商商品”,授权其他供应商销售或提供服务,相当于以前的“协议供货”。厂商商品的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7.52%,为政府采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
通过一份完整的账单,展现了2020年湖南省电子卖场取得的傲人成绩。随着政策逐步落实,更多的采购人、供应商、商品将会加入到电子卖场,湖南省财政厅预计电子卖场2021年交易额可能超过150亿元。针对于目前情况,下一步湖南省财政厅将完善四方面工作。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,按照财政部预算一体化平台框架,加强与各级财政预算、支付对接,开通公务卡支付;进一步完善政策功能,落实财政部支持中小企业管理办法,加快推进福利产品馆(含监狱、戒毒企业产品)、警用装备馆、医疗器械馆和科教装备馆建设;进一步完善商品管理,加快商品标准化建设,完善商品质量标准标识,加强商品价格监测;进一步完善运营服务,建立运营考核管理机制,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,努力提高服务水平。